四川果桑深加工产业如何快速发展?听听专家怎么说

2022-04-27 15:51:14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4月19日,在攀枝花市盐边县惠民镇兴隆村,2000多亩桑葚园里,一串串红得发紫、黑得发亮的桑葚果挂在树上,沉甸甸压弯了枝头,农户正忙着采摘。一箱一箱打包好的桑葚堆放在路边,等待着装车运往加工厂。

这几天,当地新鲜桑果的收购价在1.2元至1.5元之间,而加工成桑果干、桑果汁和桑果酒等产品,价格能卖到好几倍,且供不应求。

桑葚属于浆果类,含水率85%左右,不耐贮藏,且成熟期集中、采收期较短,极易腐烂,不利于异地销售流通。因此,对产业化、规模化种植的果桑而言,深加工和寻求新的销售模式是必须面对的问题。

鲜果不易贮运加工产业快速发展

四川作为全国果桑第一大省,年来,原料深加工龙头企业不断涌现,已开发出桑果汁、桑果酒、桑果醋、桑果干等10余种桑葚深加工产品。

走进四川黑金椹阳光农业公司的加工车间,几十名身着工作服的工人在忙碌着。“我们加工的桑葚干,采用自动化生产线,机器自动筛检、清洗、冷冻、干燥、灭菌等,不仅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也更有保障。”公司负责人刘茂祥说。

刘茂祥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蚕学专业,30多年来一直从事桑葚相关工作。通过不断地创新与研究,该公司已建设了多条生产线,可将鲜果加工成桑葚干、桑葚酒、桑葚汁和冻桑葚等产品。

据统计,我省果桑种植面积达20余万亩,年产新鲜桑果25万吨。其中,德昌县桑葚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盐边县果叶兼用桑种植面积11万余亩。各果桑产业基地大力引进和孵化桑葚加工企业,上述产业基地共有规模以上桑葚加工企业30余家,桑葚加工利用率达到30%。

面对快速发展的加工产业,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所长刘刚表达了担忧,“虽然目前参与桑葚精深加工的企业较多,但有实力的大型龙头企业较少,大多数加工企业加工能力不强,且产品单一,附加值不高,对新鲜桑葚原料的需求非常有限。”刘刚说。

如何破解这一问题?刘刚建议,在未来,桑葚作为新型水果的加工利用应在传统水果深加工技术和产品类型方面有所突破,契合现代消费者的生活模式和消费惯,同时,进一步加大对桑葚的营养、活成分及其食用、保健和药用功效的宣传,积极支持申报“三品一标”等认证,创新营销模式,扩大产品市场影响力。

采摘体验兴起带火乡村旅游

想要加大新鲜桑葚的销售,开发乡村采摘业务也成了不少种植户的选择。

“朋友推荐我们来摘桑葚,来了后发现这里的桑葚确实味美多汁,我们便摘了8篮子带回去给亲朋好友尝尝。”4月20日,家住成都市区的杨女士和朋友专门驱车到新都区军屯镇的北星生态桑葚农庄摘桑葚。

据了解,该农庄种植了川凉桑2号、粤椹大10、台湾长桑果、白玉王等品种共计10余亩,天气好时能吸引200人前来采摘。农庄负责人罗万琴说,自己家的桑葚品种搭配合理、种植方式绿色无公害,不愁销路,每年都有不少回头客前来采摘购买。

刘刚介绍,果桑既有休闲观光、体验采摘的功能,又具有很好的科普教育价值,加之暮春时节气候宜人,非常适合大人带小朋友前来体验田间乐趣。

年来,我省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的支持下,加大了果桑轻简化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不仅提高了桑果的产量和品质,而且还实现了节本增效,为产业的发展打了一剂“强心针”。

年来,以果桑为主导的生态文化、乡村旅游产业在全省各地蓬勃发展。有数据显示,我省目前已在城市郊相继建立果桑观光、采摘基地50余个,发展各类农家乐、蚕家乐80余家。

(全媒体记者 周颖昳)

标签: 攀枝花市盐边县 四川黑金椹阳光农业公司 四川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 规模以上桑葚加工企业 西南农业大学

[责任编辑:news001]

(本文章版权归凤凰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