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统筹创建美丽乡村 引领文明新风尚

2022-05-17 14:23:45     来源:株洲日报

闲旅游板块,去年“五一”期间收入接300万元,但受疫情影响比较大,两年并不稳定。

毋庸置疑的是,一个现代化的生态产业园初具规模,并显露出欣欣向荣的气象。

2020年,徐公店休闲农庄入选湖南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今年1月,又助力新联村入选省乡村旅游重点村。

经验

真抓实干+“真金白银”,营造“大气候”

现场观摩可知,徐公店的成功源自多重优势叠加。

比如,企业家肖喜华本身就是重要因素,创业多年,他在养殖业及种植业这块打下扎实基础,为农旅融合提供了硬支撑。除了经营企业的战略眼光,他又具备美术文化底蕴,这是向文旅板块拓展的软实力。

但透过现场看背景,攸县营造的“大气候”不容忽视。

攸县以产业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围绕发展现代产业,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年,攸县下拨农业产业发展奖励资金6000余万元;今年更以“市场主体培育年”活动为契机,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综合体等新型经营主体。

目前,攸县基本形成攸县香干、油茶“2+N”的品牌格局,有专业合作社1503家、家庭农场2969家、省四星级以上休闲农庄11家。

经验

第四景:谭家垅社区

现场

见“幸福屋场”,品“沁甜”滋味

“国学馆”“乡贤馆”“敬贤堤”……

来到石羊塘镇谭家垅社区南田垄溪的高桥屋场,一看新乡贤·源文化园的结构图,就能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看到“幸福屋场”的蓝本。

站在一块宣传栏前,讲解人员解释了这句话的意思,并讲述了当地新乡贤——退休老教授夏昭炎,携妻杨莲金于2004年回乡“种文化”的故事。

设书屋、开课堂、建广场,在夏昭炎教授夫妇带动下,高桥屋场逐渐培育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攸县“门前三小”(小广场、小书屋、小课堂)和新乡贤文化。

听着解说,大家走进“国学馆”“乡贤馆”等地,正赶上歌舞队在练舞蹈,音乐声、欢笑声阵阵传来。旁边,当地村民摆出新鲜采摘的桑葚,供参会人员品尝,大家直呼“沁甜”。

“筹资兴建图书室5间,发动热心人士捐款捐书,图书室现藏书9000余册,开设少儿假期学校、周末课堂,从2011年开办至今,累计为1538人次儿童义务授课培训教育。”讲解人员一边介绍,一边带大家往“儿童之家”走。

大家跟着穿过宽阔的广场,走进广场边的一栋三层民居。据介绍,这是乡贤夏政凯受夏昭炎影响,主动无偿提供给孩子们使用的,一楼是教室,二楼是文娱室,课桌及投影设备等则由社区购买。夏政凯自己则住在三楼。

“原本,年轻人出外务工,村里老龄化严重,留守儿童也缺乏课后学娱乐的场地,经过夏老教授他们多年的坚持,学氛围、乡风文明等都得到极大提升。”讲解人员说。

基于“高桥经验”,攸县于2017年铺开了“门前三小”工程,逐步完善“党委领导、群众自愿、分类实施、注重实效”的运行机制,取得显著成效。

目前,全县群众无偿腾出面积合计9200多方米的806间房屋,主动让出9600多方米,用于“门前三小”建设,全县志愿担任“门前三小”管理人员达1769人,确保“时时有人管、天天能开放”。

2020年12月15日,全国第二批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发布,攸县“门前三小”搭建农村文化大舞台工作经验从全国122个案例中脱颖而出,成为23个入选案例之一,是全省唯一入选的案例。

谭家垅社区也获得“全国示范农家书屋”“全国第七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观摩现场,驻醴陵孙家湾村市派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陈继红,看得认真,问得仔细。“村里正在打造‘幸福屋场’,在这能学到很多。”她振奋地说。

“重塑乡贤文化”,打造靓丽风景

在高桥屋场一栋房子的墙面,可见“重塑乡贤文化”这醒目的大字,某种程度上,可谓提炼了攸县注重新乡贤作用,引领文化振兴的经验做法。

年来,攸县统筹创建“同心美丽乡村”“攸美·幸福屋场”“门前三小”“美丽乡村”等,化零为整、一体化推进乡村项目建设。

建设“幸福屋场”,离不开乡贤力量的赋能。年来,攸县因势利导,建立乡贤信息库,根据各地实际,利用“乡贤+”的形式,成立乡贤协会、乡贤参事会等,引导他们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纠纷调解、社会公益等工作。

目前,攸县有700余名乡贤活跃在城乡,弘扬正气、垂范乡里、引领文明新风尚,成为攸县引领文化振兴的靓丽风景线。

(全媒体记者/李军)

标签: 农村人居环境 网格化管理 生态环境管理 居家养老送餐中心

[责任编辑:news001]

(本文章版权归凤凰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为您推荐